首页»优惠头条»为什么用薏米、红豆祛湿效果差?真相在这里

为什么用薏米、红豆祛湿效果差?真相在这里

发布:2018-10-10来自:食话食说

  七八月份三伏天,很多人都会出现食欲不振、胃口不佳,吃不下东西的现象,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又被称为苦夏。到了苦夏时节,身体的湿气加重,导致脾胃消化功能受损严重,人们往往还会出现:

  ①口舌清淡泛苦,食欲不佳;

  ②浑身乏力、困顿,总感觉睡不够;

  ③肚子发胀;

  ④大便稀溏,便不尽,便后难冲等。

  中医讲脾主湿,湿重就困脾,脾的运化功能就差了,导致食欲和消化能力也下降了。不少老年人在三伏天会变得很清瘦,不少人还会出现失眠问题,血糖血压也会受到影响。

  脾湿有4个特点:黄、油、沉、肿

  ①黄——肤色黄

  中国人肤色多偏黄,但是黄里应带有血色,而脾湿重的人,肤色蜡黄无血色,失去光泽。

  ②油——脸部、毛发油腻

  早上洗脸不到半天就开始泛油光,头发隔天不洗就会粘在一起。这部分人往往头皮屑也会多,还容易长痤疮、痘痘,后背冒红疙瘩等,这些都是湿热上蒸的结果。

  ③沉——浑身发沉,不清醒

  湿气重的人,就好比被湿漉漉的布巾包裹,感觉身子沉重,脑子也不清醒,这是肢体中水湿多带来的沉重感。

  ④肿——水肿、虚胖

  脾虚的人,下肢多水肿,常常表现为小肚和大腿脂肪堆积。长时间久坐者,早上轻松穿进去的鞋,到下午会有些许塞胀感。

  祛湿怎么做?民间最常用的就是红豆和薏仁,但是不少人反应,一个夏天都在吃,为何湿气重的情况还存在,是这两种食物没有祛湿效果吗?实际情况是,你可能吃错了!

  为何薏米和红豆不能祛湿?

  【薏米】薏米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薏米确实有祛湿效果,但是很多不知道薏米有生、熟之分。对于体虚湿重的人,应该用熟薏米。

△炒熟的薏仁

  不少人直接将市场购买回来的薏仁下锅熬煮吃,就是用错了生薏米。正确做法应该是将薏米下锅翻炒,不放油和水,炒至微黄待用。

  【红豆】中医里讲赤小豆可促进排尿,消除浮肿。但赤小豆不等于红豆,不少人就因为买错红豆才导致祛湿无效。药用的赤小豆更细长,而红豆多圆短。红豆吃了不伤身,但却无祛湿效果,要祛湿要选赤小豆。

△赤小豆

△红豆

  选对了薏仁和赤小豆,吃法也很讲究,很多人会加入粳米煮粥,这是大错。粳米属于湿气重食物,搭配吃影响了祛湿药效。一般更推荐的吃法是煎茶,即是亦舒堂薏仁茶,主要配方为:熟薏米、芡实、赤小豆、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

△薏仁茶

  熟薏米和赤小豆各10g,其余各5g,水煎至赤小豆爆开为止。取茶水饮用即可,茶渣可不吃,亦可冲泡袋泡茶,浸泡5分钟后饮用。一天3次,可有效帮助身体运化水湿。

  熟薏米和赤小豆利小便、除水肿;芡实和槐米健脾补肺、清热利湿;其余材料能润肺生津、清胃热、祛湿。健脾和祛湿同时用药,可健脾胃,提高脾运化水湿能力,祛湿更快、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