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王大鹏正皱眉寻思,一亲纵小妖细细示王:“三藏法师已被捆树三天,明不宰,恐有损长生之效”。鹏王坐正,问诸侯妖何办?蒸炸焖焗,各抒己见,鹏王不满发案,怒而摔杯。一长角妖与纵妖后出头:“诸侯妖有限,脑亦矣,何不倾小小妖之发”。次日,号角长嚎,鼓声洪鸣,台楼中宣:何人献计煮和尚之道,大王若喜,予不老肉一口。

唐僧肉为千年不老之肉,“白骨精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唐僧肉是每个妖怪的目标,甚至为其失去了性命,被孙悟空棒打抄家也是常有的事。
【 <=吃法一:蒸笼蒸熟 = > 】

说来好笑,唐僧第一次被烹饪,并不是妖怪干的,而是五庄观的镇元大仙干的。镇元大仙的打算是把唐僧裹起来,放到油锅里炸。还好孙悟空及时阻挡,要不然师父就变成油炸唐僧了。第二次是红孩儿,我以为按照红孩儿的技能会是烧烤,三位真火,皮香肉脆,但他的烹饪方法还是是“上笼蒸”。

第三次是小鼍龙(西海龙王的外甥),他和红孩儿一样要用蒸笼把唐僧“囫囵蒸熟”。第四次是独角兕(有金刚琢那个),仍是用蒸笼蒸。第五次是七只蜘蛛精,仍是蒸着吃。悟空听到她们的对话,还心想:煮着岂不是省柴?这妖精真败家。

第六次是狮驼国三兄弟,仍是用蒸笼蒸。不同的是,这次他们真的蒸了,而且是师徒四人都被蒸了。猪八戒因为皮厚不好蒸,放在最底下一格。沙僧第二格,悟空第三格,师父在最上面。逃脱之后又抓回来,这次妖怪三兄弟舍不得蒸了,准备把唐僧储存起来,等选个好天气再拿出来,洗洗干净,一边行酒令一边慢慢吃。这也留时间给孙悟空救人。

大家可能不明白了,吃肉无数的妖精为什么只懂蒸煮呢?唐僧肉有月日精华之称,烹饪方法却与其他小妖毫无区别,暴殄天物呀,并不是他们不懂,而是当时唐朝人只有蒸煮两种办法 所以陆羽茶经也是煮茶 。烹炒炸之类的都是我繁华大宋发明的,隋唐锅太脆,火烤荣容易崩裂,所以都是煮的食物。

在妖界的宴席里,蒸菜往往是主角。蒸是妖界菜烹饪法的基本方式之一。在人们发现油脂的快速加热功效之前,蒸被认为比煮加热更快,并且更容易保持食材的完整形状。历史上,蒸”字曾经和“祭”字同义。牺牲、祭品要保持完整形状。而水蒸气的运作,使热量比较均匀弥散于容器中,也使得蒸一整只唐僧成为可能。

书中说到,行者探路回笑道:"前面不远,乃是一庄村。村上人家好善,蒸的白米干饭,白面馍馍斋僧哩。这些雾,想是那些人家蒸笼之气,也是积善之应。" 八戒听说,认了真实,扯过行者悄悄的道:"哥哥,你先吃了他的斋来的?"行者道:"吃不多儿,因那菜蔬太咸酌了些,不喜多吃。"八戒道:"啐!凭他怎么咸,我也尽肚吃他一饱!十分作渴,便回来吃水。
要知道在古代,可没有现在的大规模生产,白米白面这种主要粮食,只有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年份才够你往饱里吃。好米好面熟透的天然清香,是回味甘甜的,过去的好大米蒸成的米饭,不用吃菜我也能下肚一碗,呃,我见过下肚三碗的。

而孙悟空所说的咸酌菜蔬应该是配菜,当然是蔬菜脱水腌制后带来的咸味,可猴子不清楚,干吃肯定齁得慌。由于我国有许多原产蔬菜,很早就制作和应用食盐,新石器时代期已发明了陶器,公元前就掌握了制曲术,因而我国制作加盐的酱腌菜的历史甚为悠久,可能起于周代以前。
古籍中的“菹”字,指将食物用刀子粗切,也指这样切过后做成的酸菜、泡菜或用肉酱汁调味的蔬菜。至汉以后,“菹”字泛称加食盐、加醋、加酱制品腌制成的蔬菜。《随园食单》:“腌冬菜黄芽菜,淡则味鲜,咸则味恶。然欲久放非盐不可。常腌一大坛三伏时开之,上半截虽臭烂,而下半截香美异常,色白如玉。”

又如八戒道:"你们这里斋僧,我来吃斋的。"群妖道:"你想这里斋僧,不知我这里专要吃僧。我们都是山中得道的妖仙,专要把你们和尚拿到家里,上蒸笼蒸熟吃哩,你倒还想来吃斋!"由此可见,在古代,烹煮食物主要方式之一确实是上蒸笼蒸熟。
【 <= 生 吃 = > 】

拿盘的小怪道:“你师父被我大王拿进洞来,洞里小妖村顽,不识好歹,这个来吞,那个来啃,抓的抓,咬的咬,把你师父吃了,只剩了一个头在这里也。”豹子精那一拨妖怪对饮食颇有讲究,不仅有吃法研讨,还有食材处理。 先锋道:“依着我,把唐僧送在后园,绑在树上,两三日不要与他饭吃,图他里面干净。
探着头儿观看,只见那向阳处有几个小妖,拿些人肉巴子,一块块的理着晒哩。行者道:"我的儿啊!那想是师父的肉,吃不了,晒干巴子防天阴的。生肉干的保存与制作流传已久啊,近代有了冰箱冷库才不用这样做,不过非洲生肉干,德国生火腿和我国少数民族的生腊肉都是食中上品。只是有特殊意义的唐长老,估计是享受不了这种待遇就被吃光了的。

女人国国王也爱“吃”唐僧肉,只是此肉不是彼肉罢了,五十四回,女儿国国王宴请唐僧一行: 左边上首是素宴,右边上首是荤宴“八戒那管好歹,放开肚子,只情吃起。也不管甚么玉屑米飯、蒸餅糖糕、蘑菇香蕈、笋芽木耳、黃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芋头萝菔、山药黄精,一骨辣了个罄尽。
这次的菜肴只能算是便饭,因为是以粗粮为主,而且这次是女儿国国王为了泡唐僧,所以还给唐僧喂蔓菁和山药,什么意思我不用说了吧。《神农本草经》谓之“主健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日华子本草》说其“助五脏、活筋骨、长志安神、主治泄精健忘”。
【 <= 加入香料 => 】

第七次是豹子精“上厨”,这次小妖怪们非常积极,提出了三种不同吃法:打听得他们散了啊,把唐僧拿出来,碎劖碎剁,把些大料煎了,香喷喷的大家吃一块儿,也得个延年长寿。"又一个小妖拍着手道:"莫说莫说!还是蒸了吃的有味!"又一个说:"煮了吃,还省柴。"又一个道:"他本是个稀奇之物,还着些盐儿腌腌,吃得长久。

大料,就是香料八角,有天然浓香,用来炖肉或者煎肉有滋味。可知当时焖焗吃法用着不多,颇为新鲜的吃法,而大料的加入至使调味料说法的出现。而调味料是由酱料为主,《齐民要术》记述造酱法,首先是豆酱,其次才是麦酱,肉酱,鱼酱等其他酱类。
唐末的《四时纂要》一书就记录了《齐民要术》之后的新变化:“十日酱法:豆黄一斗,净淘三遍,宿浸漉出,烂蒸倾下,以面二斗五升相和拌令面悉裹却豆黄,又再蒸令面熟,摊却大气,候如人体,以谷叶布地上,置豆黄于其上摊,又以谷叶覆之。酱油是从豆酱演变和发展而成的。
————————————
各种神魔的本领都充满幻想色彩,有人为唐僧肉吃进苦头,也有人为保唐僧肉不落妖怪嘴里而声张正义。取经之路,始于唐僧;九九八十一难,始于唐僧肉罢了。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