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来说,虽然我们的智能手机都已经具备了拍摄高清视频的能力,但无法拍摄随身视频、不具备防水功能等等也注定了它的用途较少,所以想用摄像机记录下旅游和运动的时刻,还得用专业的设备。况且随着近年来极限运动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年轻一族,在体验潜水、滑翔、赛车、冲浪这些令人肾上腺素狂飙的项目的同时也希望拍摄下来与他人和朋友们共享。

所以以这个视角记录的相机,既能满足向别人分享的需求,又能拍出很多不同寻常的刺激照片,再加上玩法多样,像航拍、全景、直播等一系列新潮玩法,遂成了时下年轻人中运动一族的新兴宠物。

在目前的运动摄影领域,GoPro一直占据头把交椅,聊起运动相机,话题几乎绕不开它,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它在海外几乎人尽皆知。

发家缘起
大家总是习惯以为Go Pro是“一夜暴富”的典范,但其实直到其上市算起,GoPro已经默默发展了八年,况且美国的运动相机市场也不是一夜冒出,可以说经历了长时间“大浪淘沙”的发展过程,才有现在的规模。10年前,运动相机在整个美国市场资金流动还不到1000万美金,这就意味着GoPro在国内创业的时候,整个运动相机的市场规模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这放在国内的今天简直不可想象。网上一搜一把所谓的“运动相机百年简史”,但其实运动相机在大众视野前露面还是GoPro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一炮而红之后的事。

稳步前行
把话题回归运动相机,GoPro几乎算是“从零到一”的典范,从04年始,售出不到4000台,截止到14年,全年出货384万台,占据美国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九十四,可以说,几乎每年销售额都在翻倍。GoPro的成功得益于极限运动,但GoPro成功之后,却没有将目光仅仅局限在极限运动方面,他们开发出了为之配套的视频分享工具GoPro studio,仅仅几年,下载量就达到了430万次之多。

气数已尽?
但GoPro的股价在15年遭遇滑铁卢,其糟糕的财报至今仍惨不忍睹,市值蒸发87.5%,几乎消耗殆尽,而后GoPro陷入沉寂,其巨星级的名气,也被我国的大疆等后起之秀赶超。
GoPro财报

说起GoPro和大疆,还有一件有趣的事:12年的时候,大疆推出了Phantom 2一体机,不用组装调试,能录像拍照,震惊业界,也一下让大疆创新成为了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当时大疆对于影像器材行业不知深浅,唯恐用户对相机性能不满意,于是Phantom 2就联合GoPro做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使用自己相机的版本,一个是搭配Gopro的版本。然而在大疆看来,GoPro对于跟他们的合作,并没有放在心上,把他们当做小弟对待,和平常的配件厂商没有太大区别。不服气的大疆发布了Phantom3,直接使用自己的相机。GoPro虽然表面波澜不惊,但也暗自发力,当然,结果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是惨败。

GoPro和大疆几乎同时发布的无人机
世事无常
GoPro犯了一些错,它认为只要有配件厂商的存在,就可以一直高枕无忧,坐看竞争对手你死我活的争夺自己吃剩的市场份额。然而时事无常,GoPro的理念放在早年固然不错。在大概6 7年前,“山狗”都还鲜为人知的时候,GoPro凭借720p/30fps的录像将640*480的“山狗”吊打。虽然“山狗”的价格低廉,但不差钱的几乎都在用GoPro。这几年随着手机的快速发展,顺便带动了小cmos和图像芯片的快速兴起,这对于山寨厂商们无异于上帝的福音,而这两样东西的作用对于运动相机可以说是决定性的。虽然GoPro依然可以凭借有多年经验的开发团队来开发图形算法和输出画质,但这些已经不具有优势了。
撇开“山狗”不说,GoPro近两年的竞争对手如雨后春笋一般。sony、小米、Garmin,甚至连尼康都来掺一脚。

前路漫漫
大概还是在12年左右,GoPro的市场份额占有率是非常可怕的,但是反过来想,接近垄断市场难道仅仅意味着欢迎程度火爆么?这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GoPro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遇到瓶颈”。果不其然,15年的事实验证了一切。进一步开拓大陆市场,和转型内容发行商一样,是GoPro接下来不得不走的路之一。同时过高的定价、令人难以忍受的售后、糟糕的社区体验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作为一个科技独角兽公司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较好的运动相机公司,GoPro也不会坐以待毙,主动开发新产品,改善服务态度,调研市场,让我们来一起见证这个老公司再一次焕发青春。
品牌:GoPro
适用人群:极限运动爱好者、Geeker
推荐指数:★★★★★
特色:作为一款旗舰运动相机,机身防水、语音支持、数码防抖、触控屏的加入、内置GPS,改善电池续航问题,无线分享以及国行2998的定价都可以让人感受到GoPro的诚意和决心。HERO5一改之前的机型令人吐槽的问题,还顺应潮流加入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功能。

作为在众多对手围攻之下GoPro突围市场的作品,虽有机身过重、触屏偏小、机身没有标准1/4接口等小瑕疵,但仍然无法妨碍它成为一款出众产品的事实。
品牌:GoPro
适用人群:刚接触运动相机的新人
推荐指数:★★★★
特色:更轻、更小、不用外壳即可防水,这些前辈们的弊病在体积小巧的GoPro session 身上都一扫而光,全新的形状也方便其安装在任何地方,从而可以更快地开始/停止录制,当然缺点也不是没有,对比同价位的Sliver,视频质量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电池内置就意味着不能中途更换新电池继续拍摄,而且它还需要用无线连接安卓/苹果来更改设置。它的机身散热情况不尽如人意,高质的传感器还有视频处理器会造成大量热量,而其内置的散热片一般。
品牌:GoPro
适用人群:Geeker、极限运动fans、GoPro配件拥有者
推荐指数:★★★
特色:karma的定位一直是hero的顶配而存在的,所以其主要提供的就是空中搭建平台的功能。对于GoPro用户来说,karma就是为了丰富GoPro的海陆空三栖拍摄系统,从而解决了因为地形问题导致无法拍摄的问题。

从karma的设计上就可以看出,可折叠就保证了便携性,而可拆卸云台和可相机,单这两项就可以节省一大笔钱,更可以与GoPro的各种配件灵巧搭配,拍摄自然的壮丽风光。
品牌:GoPro
适用人群:GoPro用户必备
推荐指数:★★★★★
特色:贵的不是相机而是配件这一道理(歪理)早已被业内人士认可,正所谓“相机毁一生,配件穷三代”。从HERO5的配件——karma就可以看出。而座充、快速充电器、电池、接口盖板等等等,配件一入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不管怎么样,该买还得买,毕竟GoPro都买了,还差个配件的钱么?
品牌:小米
适用人群:运动相机入门新手
推荐指数:★★★★★
特色:作为近年来国产中异军突起的品牌之一,小米从未满足,在手机行业里过得风生水起,不同产业也不甘落后,小蚁就是个很好的例子。GoPro三分之一的售价却能拥有其百分之八十的功能,对于新手来说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1200万的像素、4k视频的支持、长达八小时的续航、micro usb接口、六轴电子防抖、触摸屏,小米产品一向主打性价比,这次也没让我们失望。
品牌:小蚁
推荐人群:注重性价比的朋友
推荐指数:★★★★★
特色:作为一台能从配置上碾压GoPro5的相机,但一台相机的综合性能并不是靠参数来堆砌起来的。作为一台能支持4k、60帧的相机,由原来的纯色机身变成了高雅的碳纤维,赞一个!小蚁4K+运动相机支持慢动作、延时摄像等功能,无论你有什么样的拍摄需求,基本上都能在小蚁运动相机上找到。

无论从硬件层面还是从软件的操作体验上来说,小蚁4k+运动相机都可以与主流的旗舰运动相机相媲美,甚至在4k 60帧这个档位上,也只有GoPro能与其一战。但其短板就在于,并没有GoPro丰富的周边支持,配件太少,不过对于15年才涉足这个领域的小蚁来说,做到这一步已是相当不易,期待下一步的表现。
品牌:卡西欧
适用人群:新手、家庭用户、非常规拍摄人群
推荐指数:★★★
特色:集三防、运动、自拍于一体的FR—10,在刚推出之际就有人认为其定位类似索尼的QX系列,但其实不然,除了极限运动以外,这款相机其实适用范围更广。

首先,创新性的使用了镜头和屏幕分离设计,所以,当我们把镜头放下来的时候,就能立刻体会到不一样的世界。另外,镜头可以拆卸成各种角度进行随心所欲的拍摄,也可以通过与蓝牙连接后,独立使用,非常方便。

作为运动相机,卡西欧定位并不像GoPro一样,它更想吸引家庭用户,这点从它的拆卸方便,角度多变就可以看出。
品牌:佳明
适用人群:新手、非专业运动人士
推荐指数:★★★
特色:佳明在全球卫星导航方面一直处于领头羊行列。其推出的相机也附加了自己的技术作为吸引消费者的手段,况且佳明本身在GPS和户外运动传感器上有很大优势。自家相机除了可以拍摄照片这些基础功能之外,还支持多种运动数据的采集,这个功能的加入就让人眼前一亮。

佳明VIRB XE内置了多种传感器,包括重力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位移感测器、高度计、GPS等,还可以通过蓝牙以及ANT+ 通讯协定,来与其他 Garmin 产品联动,比如心跳感测器、fenix运动表与GPS 记录器等装置链接同步资料。融入佳明自身优势的佳明VIRB XE更可以玩出多种花样。

在大家的印象里,运动相机多是用于极限运动和航拍这样的激烈活动中,随着科技发展,多元化自拍和全景及VR内容的需要,现在有更多的用户将运动相机当做日常旅行拍照和生活创意记录的工具,全景拍摄的内容上,也有越来越多的运动相机品牌尝试推广,并进行差异化的竞争,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传统运动相机的没落,传统厂商例如GoPro也在积极创新,迎合全新的人群,未来会怎样,真是让人倍感期待。
